党建领航聚合力 青春向党绽芳华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
为将党建和思政育人相互融合、党建和人才培养相互渗透,引领本科生坚定理想信念、与党同心前行,培育红色后备军力量,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紧紧根据“五好”和“七个有力”标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教育、思想引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21年入选“山东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筑牢红色堡垒 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
支部不断健全机制体制,支部各项机制高效运行,使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得以更好发挥。一是组织生活规范化。认真落实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以规范的制度提高党内生活质量。二是发展党员标准化。支部始终坚持党员发展标准,实行发展党员纪实考核制度,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三是信息管理规范化。推行“党建+互联网”工作模式,依托支部公众号“SDU生生不息”,加强学生党员网上教育、管理。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毕业年级党员外出实习等情况,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将传统线下支部建设模式与新媒体新技术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党员身份 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不断强化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开展“党员亮身份”,在宿舍门上张贴党员身份牌、在官方媒体平台公布党员名单,加强“处处作表率,人人是先锋”的思想引领,把党建融入学生教育和培养全过程。一是分组包干联系群众。实行党员“分组包干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党员联系毕业年级、非毕业低年级党员带班、党员联系困难学生,建立网格化、全覆盖信息沟通渠道,发挥学生党员在网格化管理服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支部强有力的学生党员为后盾,确保了相关工作的开展。二是疫情防控先锋带头。疫情期间,支部党员主动摸排同学身体状况,实行每日健康报送制度,及时了解每位同学在疫情期间的健康状况。10余名支部党员参加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三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支部成员在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成绩突出,毕业年级多人被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涌现出一批先进分子和典型事迹。自2016年以来支部成员获得国家奖学金20余人次、校长奖学金1次、省级优秀学生4人次,省级优秀学生干部2人次,学业奖学金50余人次、校级三好学生30余人次、优秀学生干部30余人次、“榜样的力量”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次、特长奖学金若干,在五四评比中,支部成员获优秀团干部30余人次、优秀团员若干,推免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50余人。支部成员在学生工作中也积极主动,自2016年以来学院连续五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均为支部成员,多位同志曾任学生会分管主席、部长、班级班长等职务,尽职尽责为同学服务。支部成员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多名同学的年度志愿时数远远超过要求上限。
注重发展引领 实现党建与育人相融合
支部重视开展主题教育和理论学习,强化价值引领,增强学生党员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一是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开展党员每周“领学”制度,并以党员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交流讨论;组织党员们进行红色基地参观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参观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和青岛山炮台遗址;及时收听收看重要讲话与会议直播,支部全体党员共同观看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等。二是党建活动引领发展。支部积极开展面向全体本科生的党建品牌活动,通过党建活动联系群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成立支部“红色宣讲团”,打造“生韵·师说”、“生韵·学子”等党建品牌活动。
注重实践创新 打造党建工作亮点
支部创新制定了《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发展党员纪实考核办法》,将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日常表现进行量化赋分,在民主评议、思想表现、专业学习、社会服务、支部贡献度、学生工作、个人荣誉等方面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全面立体的评价考核,发展真正能在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优秀骨干成为党员。该考核制度得到其他学生支部认可,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
强化党史学习 引导学生党员传承红色基因
支部以党史学习为主线,制定了“重走百年‘长征路’”本科生党史学习教育方案,活动包含11个主题活动:开展“七个一”毕业生党员教育活动;利用学院宣传平台开设“党史学堂”宣传栏目;开展实践性主题活动“回首征途学四史,红心向党践真知”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挖掘山大历史中红色脉络的“百廿山大遇见建党百年”党史校史学堂微党课活动,制作微党课12期等。教工党员的微党课在“辅导员讲党史优秀短视频”中获奖,党史学习专题立项获2021年度基层党组织活动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