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一)发展历史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成立时正式设置生物学系,曾省、童第周、曾呈奎、王祖农等名家都曾在此执教,1996年3月组建生命科学学院,2018年整体搬迁至青岛校区。


(二)教学科研平台
总面积约2万4千平方米。拥有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植被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山东大学生命环境研究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总值1.7亿元的大型精密科研仪器设备可以满足多种科研需求。近五年来,学院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及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30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5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转让金额最高达1225万元。


(三)人才队伍
学院现有国家级人才22人次,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另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现有省部级人才37人次,其中泰山学者特聘专家4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山东省杰青8人。
二、支持待遇
1.高起点:聘任为事业编制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过绿色通道聘任为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第一层次)。
2. 高薪酬:除学校基础年薪外,还享受代表性成果奖励、学院年底业绩绩效分配,综合收入上不封顶;可依据青岛市及学校政策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或补贴;享受青岛校区安家费,免税发放;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可享受优惠价格购买青岛校区二期住房一套;可申请学校专家公寓优惠租住;符合条件者可额外享受属地人才补贴;学校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建立薪酬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待遇的竞争力。
3. 高经费:在国家提供经费的基础上进行等额配套,全力保障不同学科科研实际需求。
4. 高保障:提供办公及实验室空间,在实验室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给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备副研究员或助理研究员2名(学校负担全额工资),根据团队建设需要提供足额博士后指标,其中首聘期内可提供不少于1个重点资助类博士后指标;首聘期前三年每年由学校单列保障一个博士研究生指标,学院根据当年度情况在学校提供的博士名额基础上可进一步叠加博士研究生名额,优先保障合同期内每年有1个博士、2个硕士招收名额;学院成熟的人才服务团队将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人才服务,打消人才后顾之忧。
5. 高便利:进入会评但最终未入选人员,可简化程序申报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项目;符合条件者可依托山东大学申报省、市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一事一议项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可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山东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为人才子女提供国内领先的基础教育;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入选者将直接颁发山东省惠才卡、青岛人才绿卡,可享受出交通出行、医疗保健、景区游览、体育健身等多项绿色通道服务。
(以上支持待遇以最新政策为准)

三、申报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新;
发育与疾病生物学;
动物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
5. 在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以上申报条件以国家基金委发布指南为准)
8.限项要求: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四、联系方式
电话:0532-58630820
邮箱:zhouy@email.sdu.edu.cn
联系人:周老师
生命科学学院
2025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