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生命科学学院成功举办了博士后交叉创新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来自清华大学、耶鲁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博士后代表分别做了报告。学院副院长邵明出席并致辞,论坛由学院徐芳教授主持。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杨建华教授以“新结构型 RNA 的发现、功能机制及潜在应用”为题作报告,分享了其长期致力于开发新的RNA组学技术研究非编码RNA基因和RNA修饰及其互作RNA结合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津臣教授作题为“孤独症基因组医学研究”报告,介绍了其围绕人类重大疾病特别是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基因组医学,带领团队开发的系列精准鉴定致病变异和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和数据库。国家级青年人才、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谢震老师以“可编程基因药物的设计合成与转化医学研究”为题作报告,分享了合成基因线路的分子信号感知整合、模块化拼装、功能精确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耶鲁大学的博士后雷远久作题为“Mitochondrial DNA Sensing in Type I Interferon Responses and Disease”的报告。山东大学重点资助类博士后周通作题为“基于机器学习的 RNA 二级结构解析技术开发”的报告。山东大学拟入站博士后孙近东作题为“深度学习在脑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的报告。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论坛为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有助于专家学者、博士后、博士共享研究成果、探讨学术问题,推动“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这一交叉领域的学术发展,对于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推进不同学科融合产生了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