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学术科研

学术聚焦

PLoS Pathogens | 康翠洁教授团队揭示甲壳动物中病毒复制新机制

作者:冉小芹     发布日期:2025-09-08

近日,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康翠洁教授课题组在PLoS Pathogens 在线发表了题为MAP3K15 facilitates multiple viral genes expression in crustaceans via Dorsal-CC-CL-STAT axis besides the JNK/P38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MAP3K15在甲壳动物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水产养殖中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1759E

NF-κBJAK/STAT MAPK 信号通路是动物界传递免疫信号,引发免疫反应的三条重要的信号途径,却常被病毒挟持来启动自身基因复制,抑制宿主免疫信号传递和免疫效应物产生。然而,人们对于这些免疫相关信号通路被病原劫持的时空顺序以及彼此间的调控机制仍缺乏系统认识。

WSSV为主要感染甲壳动物的双链DNA病毒,入侵宿主后可在一周内引起约100%的死亡率严重危害全球经济甲壳动物养殖业的病原生物研究发现MAP3K15(又称ASK3)是WSSV挟持宿主NF-kBJAK/STATJNK/P38通路启动自身极早期基因转录,促进复制的关键蛋白具体而言,WSSV病毒入侵宿主会导致宿主MAP3K15蛋白的磷酸化活化,进而通过Dorsal-CC-CL-STAT轴,顺序激活NF-κB JAK/STAT途径中的转录因子入核启动多种病毒极早期(ie)基因的转录,JNK/P38作为MAP3K15下游的信号途径也同时被病毒激活并挟持,用于自身基因复制。更为重要的是,在多种甲壳动物中敲降MAP3K15 表达或应用抑制剂SDK1抑制MAP3K15的磷酸化活化,能够显著降低宿主中的 WSSV 复制,有效提高宿主存活率表明该机制具有共通性与保守性,可为了解经济甲壳动物养殖业中其它病毒病的致病机制提供帮助

2EEF5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冉小芹为论文第一作者,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康翠洁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晨晨,徐雪美,吴欣萌参与了该项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pat.1013349